連鰲山石刻,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廣濟鄉連鰲村,為北宋大文豪蘇軾青年時代手書。“連鰲山”始鑿于宋,清代對字跡曾予以加深。明代《蜀中名勝記》中記載:“連鰲山三字雄勁飛動,大如屋宇,為東坡青少年時手書。”“連”字長3.15米,寬3.2米,“鰲”字長3.5米,寬3.2米,“山”字長3.2米,寬3米。
蘇軾17歲那年到連鰲山棲云寺就讀。
棲云寺位于連鰲山山腰上,四周群峰聳峙,山清水秀,竹樹蔥蘢,每個山頭都酷似鰲頭,故稱:“連鰲山”。是年中秋之夜,蘇軾邀請弟弟蘇轍和學友家定國、家安國和家勤國兄弟3人同游連鰲山,5人指月吟詩,指山說畫,指水談文,各抒胸臆。不多時已是皓月當空,銀輝盡染層林,群峰罩在霧靄之中,恍若仙境。蘇軾不禁詩興大發:“連鰲山下論詩文,但愿他日得連鰲。”
大家游興未盡,為記下“連鰲”之志,便公推蘇軾在山腰斜坡石壁上書寫“連鰲山”3字。蘇軾欣然從命,隨即叫隨行小和尚回棲云寺取來一把掃帚和一根竹竿,掃帚綁好后,剪去多余虛邊成為巨筆。蘇軾雙手緊握“掃帚筆”,定神斂氣,大筆一揮,頃刻間“連鰲山”3字便凸現于山坡之上。棲云寺住持覺悟大師見到這古今罕見的巨書,趕緊請來附近的老石匠將大字雕刻了3寸深留存至今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