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深圳商報訊】據臺灣媒體報道,臺北故宮“神品至寶展”6件限展書畫8月5日將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,其中蘇軾《寒食帖》歷經1923年關東大震災、1937年京都展出,備受矚目。
臺北故宮博物院日前召開“神品至寶展”換件說明會,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說,第二批限展國寶書畫包括有《宋蘇東坡書黃州寒食詩》,也就是《寒食帖》,“宋吳琚書七言絕句”、《宋人江帆山市》、《宋牟益搗衣圖》、《宋馬麟靜聽松風圖》、《金武元直赤壁圖》,這幾件限展品將于8月5日至9月15日在東京展出。
這6件書畫又以《寒食帖》和日本最有淵源。《寒食帖》被后人喻為蘇東坡最好的作品,作品在乾隆十年被清宮收藏,1860年火燒圓明園后被流到民間,1922年被帶到日本,由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收藏,卷后還有近代日本學者內藤虎的題跋。
1923年9月關東大地震,東京都一夕之間毀于火災,菊池惺堂冒死搶救《寒食帖》,1937年在京都展出,1948年至1949年后由王世杰購得,1950年運到臺北,1987年被臺北故宮收購。馮明珠表示,有這段故事淵源,使得日本人對《寒食帖》格外好奇。
《宋吳琚書七言絕句》,重要性在于是目前存世年代最早的掛軸書跡;《宋人江帆山市》畫面寬幅不大,但描寫的活動卻十分豐富;《宋牟益搗衣圖》全畫是以素淡的白描技法畫成,沒有搶眼的色彩,卻反而襯托出彌漫全畫的淡淡愁思,是描繪閨怨相當成功的作品。(中新) |